關於那些影響我人生的重要轉捩點

是什麼讓我變成現在的我?回頭看看自己所做過的每個選擇、那些走過的路

職涯發展
個人成長
工作經驗

Simon Lin

Lead Product Designer@Canva

閱讀 18 分鐘

2021年8月15日

最近日本的疫情又開始有點失控,已經突破單日兩萬大關,而東京這幾天都有超過單日 5,000 人確診,而下著雨的週末好像也沒辦法做些什麼,不如來寫寫字、活化一下這雜草叢生的部落格。

今天不打算寫什麼專業的文章,反而想和大家聊聊我自己的故事,回顧一下自己這十幾二十年來的經歷,以及我認為對我的人生影響至關重要的幾個轉捩點,但是故事有點長,可以倒杯茶慢慢看 🙂。

寫在故事之前

其實我的成長歷程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來一個自非常普通的家庭,學校成績也是中規中矩,從國小到國中就跟大部分的青春期男生一樣,沈迷於在各種網路遊戲的世界中(那些大家回憶中熟悉的遊戲名字我應該都玩過了),更不用說從小開始培養什麼獨特的專長或興趣了。

唯一大概比較不那麼平凡的大概是我有一個雙胞胎哥哥,所以從小就是兩個人在同一個班級、一起上課、穿同款衣服(雖然小時候很排斥,但對於我媽來說應該是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交同一群朋友,身邊的人不乏會因為我們的雙胞胎的身份而有了很多的話題(雖然大多是千篇一律的問題)。

感覺很帥很潮的熱音社

直到上了高中,我和我哥就讀不同的學校,生活的模樣與自己的個性也漸漸開始有了改變。

而高中也出現了我認為是自己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加入熱音社。

我想應該不少人的目標是進入高中之後,可以心無旁騖的用功讀書,以後可以考上一個好大學。這大概也是許多老師和家長對同學們的期許。但我在入學的第一天新生訓練,最後社團招募看到熱音社的演出時卻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那些學長姐在舞台上散發出的自信與魅力讓我看得如癡如醉。看完表演後,我手上那張社團報名表毫不猶豫的就填了熱音社,正式開始了我自以為「不平凡」的高中生活。

我本來是沒什麼在聽音樂的人,對音樂自然也沒什麼素養可言,加入社團之後買了一把初心者 3,000 元的團購木吉他、第一堂社課從最基本的和弦開始學起,之後每天下課就跑到又熱又臭的練團室跟團員們練琴,回家後洗完澡也繼續練琴,就像是開啟心流模式一般一天練個 5–6 小時練到手指長出厚厚的繭甚至流血也不覺得累。

有趣的是,我的雙胞胎哥哥當時也參加了高中的吉他社,所以我們兩個的在家的活動基本上從「一起打電動」變成了「一起練吉他」,雖然我現在已經很少彈吉他了,但他直到現在還走在音樂路上,順便推薦一下他的樂團 Vast & Hazy,也成立非常多年了,有在聽獨立音樂應該不少人有聽過,編曲和曲風很特別卻很好入耳。

總之經過了一年的苦練,我在高二那年意外當上了熱音社的社長,但這件事對於我的個性來說其實有不小的衝擊,本來相對內向的個性被迫變得外向,我開始需要跟很多人溝通、打交道。雖然對一個高中生來說,掛了一個頭銜好像是個值得炫耀的光環,尤其熱音社又是學校的熱門社團,好像很多人都會知道你這號人物。

但過多的關注卻讓我迷失,我變本加厲的沈溺於社團的的一切事物,練琴、帶社員、辦活動、搞成發,甚至覺得去學校的的動力、成就感都來自於社團,課業成績幾乎就是成逆向成長,原本成績還勉強能保持在中上,但擔任社長的後期我幾乎考試都是墊底,我還記得高二模擬稿成績最糟糕時曾考過全校倒數第五名,好在高三收心之後有稍微補救回來。

找不半天找不到熱音社的照片,只找到高三唸書時的照片 (這髮型很有年代感)

這段高中的經歷改變了我許多,也為我原本枯燥的高中生活增添了許多顏色,雖然還是個不成熟的小屁孩,但社團的經驗也多少讓我學著用著大人的角度來思考、處理事情。

誤打誤撞的設計系與差點壞掉的肝

我人生的第二個重要轉捩點就是考上設計系,會說它是轉捩點是因為這的確是無心插柳,因為念設計這件事情原本幾乎不在我的計畫中。

我本來一心想要去念大眾傳播或是電影相關的科系,大概是當時看了海角七號之後,不知道哪來的靈感我很想要學電影、當電影導演(雖然我現在也拍了一些影片上傳到 Youtube,也還算是有小小實現自己想要拍片的心願吧)。

由於學測或推甄好像都需要一些術科成績,我只是個平凡高中生,完全沒有相關技術,當時也考的普普通通,所以就把眼光放在了指考,選填志願的時候我幾乎就是一股腦地寫下所有電影、大眾傳播之類的科系,但保險起見最後看到商業設計系感覺好像是一個不太需要讀很多學科的科系,我就把排到了最後面,結果非常巧的就上榜了我志願上唯一填的一間設計系。

當然之後念設計系的過程大概跟許多設計系的學生經歷的一樣,在不斷熬夜、通宵看天亮、趕作業、交作業的輪迴中度過,大四時為了畢業製作更像是走進了精神時光屋,為了那曇花一現的新一代設計展,系上的所有人都開啟了無敵模式,各種作品審查跟打掉重練讓身體跟精神都幾乎超載,現在想想還好當時還年經,不然現在的肝真的承受不了。直得慶幸的最後我們小組的作品拿到了當時新一代的銀獎,也算是不枉當時沒日沒夜的打磨作品。

燒錢又燒肝的畢業製作與新一代,花了好幾萬三天就拆掉的展位

不過雖然讀設計系作業繁重又很燒錢,我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參加了很多系上的活動(當時學校的傳統每年都有系級的合唱團和啦啦隊比賽,需要課後大量的練習),大三時甚至還當了系學會的活動長,成為籌辦各種活動的主要幹部,雖然當時感覺蠟燭多頭燒,但也算是累積不少與人合作、帶領團隊、企劃、溝通、多工處理的能力,也讓我在未來對於需要面對很多人說話的公開場合不至於太怯場。

大一大二大三總是在忙課業跟忙活動中度過
因為我現在做的工作是我很喜歡的工作,所以滿感謝當時的自己有把設計系填在志願上,否則我可能又要繞好大一圈才能做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名為逃離的冒險:帶著破英文去澳洲打工度假

因為免疫不用當兵的關係,我一畢業就直接到了一間小型的網拍公司上班,職位是美編,每天負責修商品圖、編排商品的內容,有時候還要協助棚拍和外拍超過 12 小時的工作,旺季忙的時候甚至要幫忙到倉庫理貨跟包貨,回想起來簡直全能打雜工。

說真的那時候其實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志向是什麼,感覺有份工作餬口就可以了,年輕的同事們似乎也都不太會談論「未來」,聊的大多只是最近有什麼八卦、假日要去哪裡玩,好像只專注在眼前的視線,我也不知不覺掉入了名為安逸的陷阱。日復一日就這樣在同一間公司工作了兩年,老實說除了薪水很低之外還很消磨青春,某一天我突然回過神來覺得這樣過下去自己既不會成長也不會前進,斷然就和老闆說我要離開這裡,尋找人生新的方向。

話雖如此,當時其實也還是沒有方向,不過那時候 2014 年澳洲打工度假正火紅,各大新聞媒體都在報導台灣年輕人到澳洲打工一年可以賺上一桶金。雖然我也想賺一桶金,但我更想「逃離」現狀,所以我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雖然英文很爛但還是 Google 翻譯申請好了打工度假簽證、買好機票並鼓起勇氣跟家人談這件事情,雖然有經歷小小的家庭革命,但我當時心意已決,我必須要跨出舒適圈,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

就這樣,我帶著工作兩年僅有的十幾萬存款和超破爛的英文就出發了,這是我時隔多年再次出國,竟然還是一個人去一個陌生的國家,我還是很佩服當時的自己。坐上半夜出發的廉價航空班機,狹小的座位和長時間的轉機、飛行讓我感到疲憊不堪,但心裡卻是感受到無比興奮與自由,因為我真的要展開一場屬於自己的冒險了。

後來我也認真的在澳洲待了一年,經歷了很多快樂與難過的事,也遇到了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背包客,先去了農場種草莓、採番茄,最後發現自己還是比較適合城市所以來到了餐廳工作,工作之餘也去了不少地方旅行,像是黃金海岸、雪梨、墨爾本、塔斯馬尼亞等等,從一句完整的英文都講不出口,到最後可以跟餐廳的客人閒聊兩句。

當時澳洲打工時遇到的朋友們
過年時忙到爆炸的餐廳

說真的,去澳洲是我這輩子做過最正確的決定也是最大的轉捩點,雖然只有短短一年,但我覺得時間流逝得好慢、體感好鮮明,它也不僅僅是讓我學會面對挫折與挑戰的勇氣,更讓我知道世界真的很大,很多人來到這裡追求不同的夢想,他們正在寫下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

打工度假回台灣的那天,我坐在墨爾本機場的候機室等待回台灣的班機,雖然我還是不知道我未來想要做什麼,但我很確定,我不想要平凡的過一生,我想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變好,並且找到自己的志向。

回家後的迷惘、踉蹌的轉職

而在真實的世界中,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有看似遠大的目標,但一回到台灣還是被無情的打回現實,履歷上空白的一年血淋淋的呈現在面試官面前,加上之前網拍的工作也沒累積什麼像樣的作品,所以求職時可以說是非常不順利,到處被打槍和洗臉。

加上我在澳洲一年下來,發現自己其實滿喜歡與人互動交流,之前的工作太常一個人面對電腦一整天,不太想回到過去的狀態。所以我決定先去了一間知名的咖啡店工作,回到熟悉的餐飲業,在過程中慢慢思考自己的下一步。餐飲業其實是一個有趣的地方,可以觀察到許多人的行為模式,常常會遇到突發狀況可以訓練自己的反應能力,只是餐飲業幾乎沒有所謂的職涯發展可言,除非自己開一間店當老闆,所以幾經思量還是想走回自己相對擅長的設計領域。

咖啡廳的工作很累但很充實

那時是 2015–2016 年,正值 UI/ UX 的黃金年代,在台灣相關職缺如雨後春筍冒出來,我在找尋平面設計工作的過程的過程中看到了「UI 設計師」這個新名詞,好奇心驅使下我在網路上做了許多功課,也感覺到這是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一個工作類型,結合的科技的理性與設計的感性,我決定要試試看踏入這個領域並且轉職。

當然,無相關經驗加上一年職涯空白的我幾乎毫無頭緒,只做了一些網路上的練習就開始找工作,投遞出的履歷當然幾乎都是無聲卡,不過最後總算找到一間網路公司,願意讓我先從行銷團隊的平面設計做起,然後在工作中慢慢交付給我一些 UI 相關的工作。

雖然上工後因為某些原因只在公司待了短短幾個月就離開了,但我已經半隻腳踏進 UI 設計領域的大門,正式開啟我的 UI 設計職涯,人生軌跡也開始變得不同。

✏️ 相關文章參考

線上課程、Side Project、下班後的社群時光

第一份 UI 工作的經驗讓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要學習的地方,接下來 2016–2017 年是我自己認為成長最快速的一年,這一年裡我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天天都有做不完且令人興奮的事情。

我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挑戰自己開設一門 UI 設計線上課程、找了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把我的 Side-Project 想法打造成一個上線的產品、寫了超過 20 篇設計相關文章、創立了自己設計內容媒體 AAPD、參與了各種線上下社群活動並且擔任講師分享自己的經驗、成為全職自由接案的設計師,幾乎各種可以幫助自己連結更多人脈和提升自己能力的事情我都做了一輪。

這一年至少參加了20場以上的活動與聚會

我遇見了很多很棒的人、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我感覺到我的未來真的可以變得很不一樣,只要我努力和堅持做下去。雖然有時候做這些本業以外的事情會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但心中那股想要學習成長的信念卻像點燃的火把無法被澆熄,當我常常能夠進入心流狀態不斷產出新的想法時,才突然意識到我好像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並且能夠持續的事了。

我也發現「分享自己的經驗」為我帶來很多無形卻無價的資產,它讓我認識到本來不會認識的人、接觸到我不曾想過的領域、將思維和眼界帶到更遠的層次,也開始能夠對自己誠實,勇於面對自己不足的地方,因為只有把自己變得更好,才能夠更有自信地將自己看到的世界的樣貌和價值觀傳遞出去。

就在去年,我又很瘋狂開了第二堂設計線上課程,這次有認真把過程記錄下來:再試著做一次痛苦卻快樂的事

挑戰出海工作:航向幻想中的日本

2017 的年初,我還是自由工作者的身份,正在思考下一步該往哪裡,我發現台灣正吹起一股出海工作的氛圍,剛好在 LinkedIn 上被也獵人頭接洽是否對東南亞的公司有興趣,想要幫我安排一些面試。雖然當時對自己的英文還是不太有自信,對於要用英文面試專業領域這件事還是感到戰戰兢兢,後來我抱著姑且一試的想法,想說反正失敗也沒什麼損失,就開始了這段海外面試的旅程。

當然,一開始面試也是非常的不順利,因為平常聽習慣美式口音關係,突然遇到東南亞甚至是印度口音基本上腦袋會直接當機,加上面試的公司規模比起過往任職的小公司都相對要大上許多,其中包含中型百人新創或大企業,所以對於面試者的專業能力和溝通表達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我的幾場海外面試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但說起來挫折也可以是轉換想法的機會,東南亞的公司都面試失敗之後,我開始會把「出國工作」這個念頭放在心上,時不時地就會看上網一些職缺,或是看到不錯的產品就會去找找看公司是否有在徵人。

就在同年五月,我看到了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一間在東京的旅遊新創公司在找 UI/UX 設計師,職缺需求跟我的能力大概有 95% 吻合,並且不要求日文能力,能夠幫忙辦理簽證,我激動的想著我一定得抓住這個機會,在準備一天不到的時間後我就投出了履歷申請。

有了前面的面試經驗,這次面試的過程相對來講沈穩不少,主管技術長是中國人所以英文非常好理解,雖然英國同事的口音讓我適應了一下,不過還好我在兩輪的面試表現都還算不錯,最終拿到了公司的 Offer ,也正式決定前往幻想中的東京工作。

✏️ 相關文章參考

至於為什麼說是幻想呢?因為我來日本工作生活前前根本沒來過東京,而我本身對於日本文化除了台灣常見的的日式食物之外也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所以大概就是「不期不待、沒有傷害」的一種心態,而來到東京之後當然就感覺到非常新鮮,在國際級大城市中探索各種生活樣貌,大多數時候體驗都是美好的,但也對原本對日本的既有一些印象感到破滅,但我想每個地方都明亮與黑暗的一面,所以大體來說我還是很喜歡住在日本的感覺。

很喜歡日本四季分明的天氣,春夏秋冬都有屬於自己的顏色

✏️ 之前也寫過一篇在日本工作生活的文章:

好景不常,在工作不到一年的時間,因為組織調整及產品策略的改變,我已經無法再做本來的工作內容,因此我決定離開公司,而這次決定的相對匆忙,也因為日文不好的關係,我的工作選擇其實相對有限(只能找說英文的工作),而眼下簽證也剩下幾個月就要到期,其實差點就要打包回台灣了⋯⋯

還好我經過朋友介紹聽到了現在的公司正在招聘設計師,心想這是我最後的機會,我必須孤注一職,加上是跨國企業門檻相對比較高,因此我也是用盡全力在準備面試,最後經過了重重的面試關卡,我幸運拿到了 Offer ,為我的職涯開啟了新的篇章。

目前也在這裡待三年半左右,是我開始 UI/UX 設計職涯以來最長的一份工作,在這份工作中有很多學習、有挑戰、有成長機會,在成熟產品開發與設計團隊中成長也讓我對於我的未來有更多的想像,更清楚自己的定位、可以往哪裡前進。

✏️ 之前寫過關於現職公司的文章:

我最後想說的是,其實我非常幸運,職涯的一路上貴人很多,受了很多幫助,這也影響我想要繼續分享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有機會也能成為別人的貴人,改變其他人的想法或人生。

以上就是我目前人生重要的幾個轉捩點,而故事未完待續,希望未來也有更多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2021 熱門線上課程

想成為 UI/UX 產品設計師嗎?歡迎加入 Figma 實戰課程一起學習成長!

我開設的實戰課程將透過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作練習,幫助設計師快速掌握求職所需的技能並找到職涯的下一步。

👀 想收到最新文章通知以及產品設計、UI/UX 相關資訊嗎?

我將與你分享我關注的資訊、喜歡的文章、設計資源和工具等內容,歡迎訂閱!
感謝訂閱 🙏,期待之後與你分享更多訊息!
糟糕!系統在送出訊息的過程中好像出了錯,請試著重新傳送你的訊息,謝謝!